現(xiàn)在流行一個字叫“作”,意思相當(dāng)于矯揉造作。簡而言之,就是“矯情”。在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里“矯情”是這樣解釋的:故意違反常情,表示高超或與眾不同。
“矯情”就意味著“裝”,不接地氣。可偏偏茶就是大家眼中“矯情”的一類。那茶究竟有多矯情?
不說別的,就說想存點兒茶葉,溫度、水分、容器的材質(zhì)、季節(jié)等等,哪一個要素你一旦沒注意到,茶葉就容易變質(zhì),而變質(zhì)的茶葉,自然再沒有飲用的價值了,這是其一。
其二,泡茶的一番講究,先不說泡茶的動作是否標(biāo)準(zhǔn),單是將泡茶的每一個步驟都做一遍,將茶具茶器每一個都用上,就足以讓人費一番心思。
在愛茶的人看來,這是茶藝和茶道的講究;而在一般人看來,這不是“矯情”,還能是什么?
其實呢,茶本無關(guān)俗雅,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,也沒說什么關(guān)于茶的雅俗分別,陸老爺子就是把自己泡茶那點事記錄下來,告訴我們怎么泡茶,什么茶,水,用具之類的,配好套,不然弄不好,味道不好糟蹋東西。再后來,事就多了,文人騷客們一再渲染,茶就成了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。
以前覺得,只要自己喜歡,不管白的黑的紅的綠的花的,喝的舒服應(yīng)該就是好茶了吧,其實不然,好茶和喜歡喝的茶是兩回事。
某次遇一大師,乃茶壇大師,問我喜歡喝什么茶,回答之后,大師投來一道鄙夷的目光,那茶是人喝的嗎,并推薦我一款茶。一聽之后,瞬間心血上涌。每斤數(shù)萬元,我等小民喝的起嗎?就是喝得起,消受的了嘛。不得不感嘆,這年頭,你要不喝點貴的茶,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!不矯情怎么行!
拿自己泡茶來說吧,茶葉講究,泡茶的水也講究。沖泡不同的茶葉得選擇不同的器具,用不同溫度的開水。一時興起泡了兩杯茶喝,想把茶具清洗一下,倒掉茶葉又舍不得,就這樣放著,隔天茶葉又容易餿掉,真是拿它沒辦法。只能在心里默念一句,茶葉就是矯情。
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這矯情的東西卻會讓人變得真實,使人不矯情。在茶面前,我們無需戴著面具,無需甜言蜜語,無需勉強(qiáng)自己做一些討好它的事情。
低頭喝茶,映照的卻是你的心。靜靜地喝一杯茶,不去想世事紛擾,喝茶的那人,便是最真實的自己。